人世词话有感

时刻:2024-09-18 07:05: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

人世词话有感

  王国维曾在《人世词话》中评价温庭筠的作品:画屏金鹧鸪,飞卿语也,其词品似之。少而敏悟,工为辞章,才思清丽,“花间开山祖师”这称号,温飞卿当之无愧。在古代,宦海、科场、沙场是汉子的全国,闺怨、情愁、爱恨,是女子的专属。刚好,温庭筠是个破例。井底点灯深烛伊,共郎长行莫围棋。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。

  王国维对辛弃疾和纳兰性德有极高的评价。从“南宋只爱稼轩一人”中可见他对辛弃疾的高度歌咏,他认为,南宋词人可比肩北宋者,只有辛弃疾一人。至于纳兰性德,王国维评价道“北宋以来,一人而已。”足见纳兰之词成就之高,价值之除夜,地位之尊。

  南唐中主李璟只传布四首词作,最闻名的是《浣溪沙》:“菡萏喷喷香销翠叶残,西风愁起绿波间。还与容光共蕉萃,不胜看。细雨梦回鸡塞远,小楼吹彻玉笙寒。若干良多若干好多泪珠何限恨,倚阑干。”概略是在写思妇怀人的幽怨,也道出了人生急促的苦楚,王国维在《人世词话》奖饰此词“除夜有众芳芜秽,佳丽迟暮之感。”

  李璟的宰相冯延巳是五代词人中传布作品最多的,当然冯延巳在宦海上的人品饱受质疑,但他多才多艺,写起文章诗词来却是无人能及了,他的词作倾向于苦情,当然不只是男女相思苦而已,更多是人生际遇的愁苦,王国维在《人世词话》推崇“冯正中(冯延巳)词虽不失踪踪五代气焰,而堂庑特除夜,开北宋一代风气。”

  王国维之《人世词话》,眼界甚高。推崇正中、李后主、永叔、屯田、子瞻、少游、美成、稼轩、纳兰诸家;梦窗、白石、梅溪、玉田、草窗、西麓、皋文等辈,则深自贬抑。后人或曰其带有强烈之主不美不美观倾向,失踪踪之于偏颇。其实否则。盖其所论者,皆在第一流之水平层面阐述睁开,论文叙笔,剖情析采,不美不美观其会通,窥其奥窔。其所贬抑者,仍不失踪踪之一流之水准。其余不录者,简陋皆不足以入王氏之高眼。…话说回来,评人论事不怕尖刻,就怕当滥除夜年夜大好人,和稀泥,以持平公允状说一堆切确的废话——从这个角度讲,我很赏识年青时那么毒舌的王静安师长教师。古往今来,会吟诗写词的人不胜列举。但若是何去赏识其中的精髓,仿佛没人给过谜底。《人世词话》中阐述:“诗人对宇宙人生,须入乎其内,又须出乎其外。入乎其内,故能写之;出乎其外,故能不美不美观之。入乎其内,故有生气;出乎其外,故有高致。”

  其实,又岂是单单诗人写诗,做人干事,何尝不是? 入乎其内,人世间最不缺霓彩富贵,穷奢极欲,故而“乱用渐欲迷人眼”,出乎其外,却也是月圆月缺,花开花落,是以“岁岁年年人不合”。正所谓“人世有代谢,交往无古今”。倘被扑朔迷离迷住心性,便会淡忘欢兴奋乐喜爱、原则、崇奉、理想。是以超然物外,对琐事看淡看轻,才有更多精神去看除夜局。这即是“不执迷于一叶,自然能见彩虹。”王国维说得好:“试上岑岭窥皓月,偶开天眼觑尘凡,可怜身是眼中人。”其实谁又不是眼中人,谁又不恋尘凡事?唯有回去不忘岑岭皓月,心性自然少年。

  王国维这位国学巨匠。他为五千年来的诗词下了这样一个界说:诗人对宇宙人生,须入乎其内,又须出乎其外。 入乎其内,故能写之。出乎其外,故能不美不美观之。 入乎其内,故有生气。出乎其外,故有高致。 诗人必有不放在眼里外物之意,故能以仆众命风月。又必有正视外物之意,故能与花鸟共忧乐。

  词以境地为最上,有境地则自成高格,自驰誉句。

  甚么叫境地?就是一小我对万事万物的感悟。在王国维看来,诗词有三重境地:

  第一重: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际路。

  第二重: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蕉萃。

  第三重,也是最高境地: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回头回忆回头回忆,那人却在灯火衰退处。

  三句词,不单分出了诗词的境地,同时也分袂代表着茫然、纠缠与释怀,与做人的境地不约而合。

  以人生品诗词,以诗词悟人生。这是王国维留给后人,最除夜的价值。

【人世词话有感】相关文章:

念书心得人世词话11-11

《人世词话》读后感03-09

人世词话读后感07-15

人世词话读后感03-31

人世词话的读后感10-06

《人世词话》的读后感06-08

人世词话读后感范文04-24

《人世词话》读后感范文11-17

人世词话的读后感12篇10-07